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近 60 万女性新患宫颈癌,30 余万死亡。 在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位列 15~44 岁女性恶性肿瘤第三位。据估计,我国 2018 年发病数近 11 万,死亡近 5 万。 研究发现,99.7% 的宫颈癌与 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正因如此,HPV 疫苗作为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可以有效预防癌症的疫苗一直以来被高度关注,甚至一针难求。 但另一方面却也有不少女性对于 HPV 有了更多的疑惑: 听说,有性生活后打疫苗就没用了? 打 HPV 疫苗,会增加得宫颈癌风险? 打了疫苗还要做筛查吗? 我们整理常见的关于 HPV 的 11 个误区,无论是否选择打疫苗,打哪一种,建议每个女性都先了解。 01 误区:感染 HPV 是因为性生活不洁 HPV 感染主要是通过性生活感染,有不洁性生活者(高危性接触,例如多个性伴侣)的确有更高的感染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染 HPV,就一定有不良的性生活。 现实生活中,HPV 病毒非常常见,即使常规的性生活也有感染风险。HPV 感染通常会在 12 个月内缓解(1~2 年内检测可由阳转阴)。 而且,性生活并不是 HPV 感染的唯一途径。HPV 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感染,例如接触感染者的衣物、洗漱用品等。 有数据显示,至少 80% 的性行为活跃者在一生中会暴露于 HPV 一次,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感染过。 02 误区:感染 HPV 需要切除子宫 感染 HPV 并不等于得了宫颈癌。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只是一过性的感染病毒而已,还不至于对身体造成伤害,只有极少数的 HPV 感染会最终发展成疾病。 目前发现,只有持续性感染高危 HPV 亚型,才有机会出现宫颈癌前病变。通常,医院在检测到高危 HPV 感染时会要求做进一步的检查。 如果宫颈 TCT 检查正常,阴道镜活检也排除了宫颈病变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做任何手术的,更不需要切除子宫。 03 误区:HPV 感染可以靠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发现有任何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 HPV 感染。 医学上,只能对病毒引起的病变进行治疗,但如果只是检测到感染(阳性),并不需要治疗。 赶跑 HPV 病毒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强免疫力,同时尽量避免反复感染的诱发因素。 一方面可以通过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作息、适当的运动、减少压力、避免吸烟等来改善;另一方面就是要避免诱因,例如同房要用避孕套、避免不洁性生活、避免阴道炎的发生等。 04 误区:HPV 只有女性才会有 HPV 感染不止女性会有,男性也会感染 HPV。 HPV 可以感染阴茎和睾丸等部位。有研究发现,伴侣感染同类型 HPV 类型发生率接近 25%。而男性同样会向女性传播 HPV。 避孕套虽然能降低 HPV 感染风险,但不能做到 100% 的阻断 HPV,在避孕套没有覆盖的部位仍然有可能感染 HPV。 在双方都感染的情况下,同房会带来的反复交叉感染,影响女性 HPV 转阴,同时增加宫颈病变的风险。 如果女性发现有反复感染的情况,同房过程一定要坚持使用避孕套。 05 误区:打 HPV 疫苗增加宫颈癌风险 HPV 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它通过重组基因表达 L1 蛋白合成病毒样颗粒,它采用的并不是活疫苗,也不含有HPV DNA,疫苗本身不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病毒样颗粒能最终保护人体的机制是:通过模拟病毒的样子,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认识病毒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会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当真正的 病毒入侵人体,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 HPV 致病。 本质上, HPV 疫苗作用原理其实和乙肝病毒疫苗等病毒疫苗类似,就像乙肝疫苗不会增加肝癌风险一样,HPV 疫苗也不会增加宫颈癌风险,都是安全的。 06 误区:有了性生活,打疫苗就没用了 HPV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个大家族,包含 200 多个亚型,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性生活确实会增加感染风险。 HPV 疫苗是通过提前对某几类高风险的 HPV 亚型产生抵抗,从而预防疾病。有性生活的人,可能已经感染了几种 HPV,接种疫苗的获益的确变小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性生活后疫苗就没用了,性生活通常不会让人感染到疫苗所覆盖的所有 HPV 亚型,对没有感染的 HPV 亚型,接种疫苗仍然有预防作用。 例如 4 价 HPV 疫苗,能够预防 4 个亚型的病毒:16、18、6、11。假如性生活让女性无意中感染了 6 和 11 两种 HPV 亚型,那么打 4 价疫苗对 6 和 11 型病毒的效果不佳,但它还能预防 16 和 18 两种病毒亚型。 总体来说,有性生活后打疫苗仍会有用,只是效果和收益会减弱。 07 误区:HPV 疫苗打 9 价的才好 HPV 疫苗目前明确开发被验证有效且安全的有三类,分别是 2 价、4 价和 9 价。有几价,就意味着能够预防几种病毒亚型。 的确,9 价的预防范围最广,但并不代表性价比最高。 对于已有性生活(感染可能性高)的女性,很可能已经感染 9 价涵盖的亚型中某几类,接种并不会收益更大。 而接种年龄最广的 2 价 HPV 疫苗涵盖了主要的高危亚型 16、18 型,可以预防 70% 的宫颈癌和将近 90% 的肛门癌。 对于担心宫颈癌的女性来说,性价比很高,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08 误区:进口的疫苗比国产的好 目前国内已批准上市首个国产 2 价人乳头病毒疫苗,部分地区已可以预约接种。 对比进口的 2 价疫苗,国产 2 价疫苗的效果是相当的,重点预防的都是高危 16 和 18 型的 HPV 亚型。 国产疫苗最大的优势是价格,同样是 2 价疫苗,国产的价格只有进口价格的一半,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09 误区:过了 26 岁,没必要打疫苗 HPV 疫苗之所以有对年龄的限制,一方面和疫苗临床试验的对象年龄有关,一方面也考虑了感染病毒的几率。 一般认为,随着性生活频率的增加,感染 HPV 疫苗所覆盖的亚型的可能性会逐渐增加(接触病毒的可能性变高)。 26 岁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年龄限制,如果在 26 岁后仍没有性生活,感染 HPV 的可能性较小,那么打疫苗能获得收益仍然很高。 当然,随着年龄增加,接种疫苗后获得的抗体效力会不如年轻人,能早打还是更推荐的。 而对于 26 岁之后的人群,目前仍有两类疫苗推荐选择: 2 价可接种人群为 9~45 岁 4 价可接种人群为 20~45 岁 10 误区:打疫苗前,要做 HPV 检测 目前国内 HPV 检测主要针对高危型,并不会覆盖所有亚型。 也就是说,即使检测出来 HPV 阳性,也只是说明感染了某种亚型,而不一定是感染所有亚型。 HPV 疫苗对没有感染的 HPV 亚型仍然有预防作用。所以,没有必要专门为了要不要打HPV疫苗而去做检测。 换句话说,不论检测结果如何,都不影响能否接种。决定了,就去打。 11 误区:打了 HPV 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 HPV 疫苗虽然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但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不能清除已经存在的病毒;不能改变已有的病变;不能预防所有的病毒亚型。 因此,即使打了 HPV 疫苗,也推荐 25 岁以上,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定期做好宫颈癌筛查: 30 岁以下,推荐单独筛查宫颈 TCT(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3 年检查一次; 30 岁以上,推荐 HPV 和宫颈 TCT 联合筛查,5 年检查一次。 HPV 疫苗打不打,或者打哪一种,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而当我们面对 HPV 病毒的时候,也不需要过度恐慌,做好定期复查和筛查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