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99%的人都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

2020-8-5 11:53


 
      "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
      这句话,做孩子的时候,听过;做兄弟姐妹的时候,听过;做叔叔阿姨的时候,也听过。
      第一反应,这句话有什么不对吗?太平常不过的一句话了。

      语言的背后——可能会在孩子的心理留下印记

      因为你成绩不好,所以导致爸爸妈妈伤心,从而让孩子产生愧疚心理。因为孩子努力学习的行为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不是出自对学习本身的热爱,所以学习的问题始终存在,并没有被解决。

      被贴上标签的孩子们:“ 品行不端 ”、“ 不爱学习 ”、“ 贪玩懒惰 ”......

      不是说没有标签就没有不好的行为,只是像“不爱学习”这样的标签可能会带来很消极的影响。
      你可以试想下,如果一个孩子被你打上不爱学习的标签,那岂不是说他不爱学习是正常的吗?这样的标签将鼓励学生做我们不希望他们做的事,然后,他们的行为似乎又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隐蔽的暴力往往不容易被发现,但更可怕。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


      你又把衣服放在沙发上,你怎么这么懒惰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马歇尔 · 卢森堡

      这句话的背后可能不简单的想要表达你懒惰的行为,更可能想要表达:你直接扔在沙发上,我可能会需要去整理,去清洗,我也很疲惫,需要帮忙......

      当别人说 “ 不 ” 的时候,就是拒绝吗?

      当有人对你说“不”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被拒绝了,甚至有人可能会产生一点点被冒犯的感觉,但有可能,对方只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

      当别人生气时,有可能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个世界,充满了需求没有被满足而感到绝望的人。

      所以,说 “不”是一种需求的表达,生气同样是一种需求的表达,沉默也是一种需求的表达。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求,也没有学会如何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

      更深层次的需要

      感受的根源在我们自身,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认为自己犯了错。
      指责对方。
      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马歇尔 · 卢森堡

      相同情境下相同的一句话,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每个说话者的感受也有所区别。

      “ 小王每次都在最前面 ”,可能在A看来,这只是一种观点的陈述;在B看来,有可能是在对小王的一种指责;而在C看来,可能是对自己的一种指责。

      很多时候,我们的愤怒、生气,都是因为我们自身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先开始改变


      每次,过马路,看到闯红灯的人,都忍不住猜想,是不是每个闯红灯的人都在想:“是前面那个人先闯的,要是没人闯,我也不会闯”。也或许这样想:“如果别人都闯,我一个人不闯红灯,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每个人的初衷都希望别人可以改变,坚信只要别人改变了,自己就会马上作出改变。

      可是,现实是,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该闯红灯的还是在闯,该随地丢垃圾的仍然在丢。

      我们,何不做那个改变的人?

      如何让语言变成一道桥梁,而不是一堵墙;如何深度了解自己的深层需求,挣脱无声的呐喊;想了解别人,先剖析自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