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的肝上生小虫,是不是什么病?

2019-8-5 10:04

  在肝脏的感染性疾病中就包含了寄生虫感染。肝脏感染寄生虫后是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包括华支睾吸虫(肝吸虫)、肝片形吸虫、血吸虫、肝毛细线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幼虫等。



什么是肝吸虫?


  华支睾吸虫,即肝吸虫。肝吸虫病是有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中引起的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们常因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被感染,引起急慢性胆囊炎、梗阻性黄疸和胆结石等;严重地可导致肝硬化、肝内胆管细胞癌和儿童发育不良等。


  肝吸虫病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传染源则是寄生于淡水鱼虾中的寄生肝吸虫囊蚴。在我国,两广地区居民有食用“鱼生”(生鱼片)的习惯,东北地区居民喜欢食用“烤鱼”(外焦内未熟),有些地区居民经常食用晒干的小鱼,在这些食物中,由于食物没有完全煮熟杀死其中的囊蚴,囊蚴进入人体后可逐渐发展为成虫,寄生于胆道系统中带来机械性损伤,虫体分泌物可刺激引起肝胆系疾病。


肝吸虫疾病要怎么预防呢?


  那就是控制传播源,切断传播途径。在高发地区可用皮肤试验筛查,及时予以驱虫。生活中尽量不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注意厨房砧板菜刀要生熟食分开。鱼塘管理中不要使用来历不明或未经处理的粪便喂养淡水鱼虾。


一旦感染有什么症状呢?


  临床上,轻症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较重或者重复感染的患者则有乏力、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肝区隐痛等。预后与感染的寄生虫数量、感染病程、是否反复感染相关。


那要怎样把虫检查出来呢?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指标、免疫学指标。


  ①急性感染的患者可有血液白细胞计数增高(炎症活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②慢性感染的患者可呈轻度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血清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血浆总蛋白和清蛋白减少。


  ③免疫学指标包括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寄生虫学检查:


  ①粪便检查,在粪便中找到肝吸虫卵(感染1月后可被检出) ;


  ②胆汁或十二指肠液检查:行十二指肠引流术,取出十二指肠液、胆汁,沉淀浓集检查虫卵(检出率高);


  ③肝活组织检出:行肝穿刺活检术,镜下发现虫卵或成虫。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及CT检查。B超检查相对来说无明显特异性,但仍有参考价值。CT检查可见肝内胆管破坏表现,少数病例胆囊内可见不规则组织块影。


一旦确诊难治吗?要吃多久药才能驱虫?


  一旦确诊,在合适的时机可口服驱虫药物吡喹酮或阿苯达唑。 肝吸虫病严重感染且有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待全身症状好转后,施以驱虫治疗。疗程视具体情况而定,轻症一般疗程较短,无需长期服用。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驱虫药,如吡喹酮,总剂量按体重150mg/kg计算,分2天服,一天3次。1个月后肝吸虫虫卵未转阴者,再服用1个疗程。严重感染或出现并发症者还需配合抗菌素治疗。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还需配合保肝药物治疗。

返回顶部